小利上菜(11)—韭菜餃子DIY

上星期六中午小利下班回家,我跟小利剛好聊到文姐最近要包餃子的事,又說到星期日天氣不好會下大雨,聊著聊著,他就提議乾脆我們趁著週日不出門玩的機會,在家裡包個餃子吃吧!

於是一說完後,我們就先跑去大潤發,再到市場買好了這星期的菜,當然也買好了包餃子的所有必需材料,滿心期待星期日包餃子的時刻到來。

記得小時候,我媽偶爾會包個餃子,但餃子餡怎麼做出來的我倒沒特別去學,只有等著我媽調好餡料,再用著我那一招走天下的「荷包」式包法跟著玩而已,反正小利也沒自己包過餃子,兩個完全沒包餃子經驗的人,就當是好玩有趣就對了。

買的韭菜還挺新鮮,也很嫩,洗淨後用刀將其切碎,再放入鍋內備用。

將買來的豬肉切成小碎塊,再加入生抽和些許的鹽(雞粉),用手稍微抓捏均勻,醃漬一小時左右。

我們是在大潤發買的溫體豬肉,我覺得這就是大陸這邊的大賣場比台灣好的一點,在台灣都是他們已經用保鮮膜包裝好放在架上,沒法查看裡面的品質內容物,但在這裡則是像小型肉市一樣,不但能任由顧客自由翻看,看了喜歡再買,連價格都公開化,不像傳統市場那樣,都是肉販自己喊價,被坑了也不知道。

原本一般餃子餡都是用絞肉來做,但小利卻想吃包塊狀口感的,剛好帶皮前肘部份正值特價,所以買了塊,回到家由小利全程親手一刀刀的慢慢切成小塊,真是辛苦了他啊!!

再來我要介紹一下我那天買的超大SIZE的青蔥,實在是好大一根,連蔥管都好粗喔!蔥葉的部份長得好緊密,都快像是一把扇子一樣了,好特別。

小利想說加點蔥,這樣餃子餡味道更香,所以切了段蔥,然後拿去清洗,結果我跟著他後頭一看,更是讓我驚訝的,那個蔥葉掰開來有一堆透明的東西,濕濕滑滑且稍微黏稠的觸感,跟蘆薈蠻像的,小利說只要是大蔥就會有,他們老家家鄉話說那是蔥的「鼻涕」,倒也蠻貼切的喔!!呵呵 :)

我們出去買點東西回來後,豬肉差不多也醃入味了,因此倒入剛才已放入韭菜碎粒的鍋中,加點蔥末,灑點鹽和雞粉,原以為要開始攪拌餃子餡料,沒想到小利提出過年從老家特地提回家的一大桶花生油,往裡面倒入了一些,我當時有點嚇到,大叫:「加花生油幹嘛?!」原來他們這的做法就是會添加一點花生油進去拌,我查過美食網站確實也是如此,大概是想增加香氣吧!!

餃子餡做好,我就從冰箱取出買好的餃子皮(¥2元),準備和小利一起來『玩』餃子了,更正,是『包』餃子啦!!

過程中有些搞笑,兩個都不大會包餃子的人,就隨便包一包啦!剛開始餡料好大一鍋,小利還嘟嚷說餃子皮好像買太少了,應該包不夠,所以都把餃子包得「肚子」滿滿的,但包到一半時,眼見鍋中餡料怎越來越少?!這才發現之前沒必要包那麼飽滿,以致於後面的餃子皮像是飢民一樣,沒法填滿他們的肚皮啦!!因此出現了『環肥燕瘦』的局面。

經過幾十分鐘的『遊戲時間』,終於大功告成了,一共59個,餃子皮老闆少給一張啦!!

猜猜哪一邊是我包的?!哪一邊是小利包的?!

Comments

No comments yet. Why don’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?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