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嘴饞の物(六)—周村燒餅

原本打算過年後找個時間就回台灣的,但不知道什麼原因便宜艙等的飛機票一票難求,而且3/31以後的便宜機票的票價,一直遲遲尚未公布,最近我和小利只好天天勤快點,不是打電話問客服,就是上山東航空的官網查詢票價,唉!到今天還是沒出來。

為了因應票價隨時公布,從上週我已經開始打點要帶回台灣的東西,像是幫好朋友託我幫他代買的一堆書籍與給他父親服用的藥物、小利老家做的地瓜干,當然還有免不了的山東特產啦!主要都是一些糖果(飴)、餅乾(煎餅、燒餅)這類的點心,較為老少咸宜,也不礙於航空法規所限制攜帶的食品中。

其中一樣就是十分出名的『周村燒餅』了。

周村燒餅的由來,起源於東漢時的一種「胡餅」(即芝麻燒餅),後來明朝中葉,山東淄博周村商賈聚集,許多小吃應運而生,於是能貼上烘烤胡餅的「胡餅爐」傳入周村,當地的人利用此爐進行改良,便成為現在在山東家喻戶曉的周村燒餅。

早在一月份我就想說之後回台灣想買點東西當伴手禮,小利第一個想到就是周村燒餅,所以我就先買來嚐嚐味道,好決定買哪種口味回家。

包裝都是圓柱體的,外面包裝從用紙張、紙盒、塑膠硬盒到鐵盒,樣樣都有,當然價格也隨外包裝而不同了,品牌也不少,除了前幾天逛大潤發偶然看見有「巧克力」口味外,一般來說,大都分為「香酥」和「糖酥」兩種。

基本材料為麵粉、芝麻、水、雞蛋,再分鹹或甜分別加入精鹽或白砂糖,而周村燒餅的特點是『圓形黃色,薄如紙片,以酥、香、薄、脆著稱。』

我也不知道該買哪種品牌比較好吃,小利平時不愛吃零嘴所以也沒特別注意,當時大潤發的服務員是強力推薦『冉冉』這個牌子,我又想說我自己要吃的,沒要送禮用,就不必在乎精美包裝,多花冤枉錢貴在包裝上啦!所以買了最簡陋且最便宜的紙張包裝了,口味一甜一鹹,剛好試驗哪種比較好吃。

將外面紙張包裝拆開,裡面還有用一個透明塑膠袋包著燒餅,剛開始一看,還蠻擔心是否因貪小便宜選這種包裝不緊密的,而吃到『潤』掉的燒餅,沒想到我是的擔心是多餘的,輕輕用手一掰開,還脆得很呢!

『脆』的這個特點『過關』啦!!

若不看包裝紙的話,從外觀來看,是分不出何為鹹或甜?根本長得一模一樣。

據說就是因為在烘烤過程中,燒餅上會形成凸起的窟窿,若要論酥度,就是看燒餅上窟窿數量了,看起來還不少喔!

『酥』的這個特點『過關』啦!!

再來就是看燒餅的厚度了。燒餅要好吃,薄度一定要夠薄,口感才會酥脆,來看掰開的側面,哇塞!跟紙一樣薄了。

有沒有像是「比薩斜塔」或是玩「疊疊樂」呢?!

『薄』的這個特點『過關』啦!!

最後一個就是香。除了麵粉經烘烤後,基本麵香味已然成形,上面說有加雞蛋,這個我倒沒有吃出蛋香,大概是加得很少的緣故,但餅面上工廠製作時還算大方,白芝麻倒是灑上不少,所以一口咬下,在嘴裡細細咀嚼時,整個口腔滿溢著白芝麻的香味,超香的呢!愛吃芝麻香味的人,吃了必定愛上它。

『香』的這個特點『過關』啦!!

經過妞的層層把關下,周村燒餅的四大特點完全合格,果真名不虛傳!!

不過,我個人還是較偏愛「糖酥」口味的,吃起來不會很甜,是一種淡淡的甜味,反之,「香酥」的不夠鹹味,如果加點蔥味應該不錯喔!!

周村燒餅整體來說,價格不高,送禮自用兩相宜,而且泡茶喝咖啡時,是個不錯的點心啊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