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老家年菜集錦

這次過年回小利老家,其實還算吃得不錯,由於靠海,幾乎餐餐都吃海鮮大餐,還有自家種植的蔬菜,而且他們過年又不像台灣人得準備牲禮祭拜神明或祖先,頂多除夕晚上(約十點多),在自家院子擺上桌子,上面放了幾個大餑餑,拿個香誠心的祈求今年闔家平安、大豐收之類的,最後再到外頭鳴放鞭炮,完成!!(北方習俗是否都是如此我不確定,但小利家是這樣子的)是不是比台灣習俗簡單多了呢?

不過台灣的習俗雖然麻煩了點,但卻熱鬧很多,年味也比較重,而且拜拜的祭品到最後還不是都跑進在我們的「嘴康」和「巴豆」裡?!呵呵!!

所以在小利家就吃不到烤全雞、菜頭糕、發糕、佛跳牆、臘肉臘腸……好多好多,還是忍不住懷念起家鄉味啊!!

值得一提的是,台灣都是除夕晚上全家一起吃年夜飯,比較搞工的人再等過了凌晨又拜上一次天公,但山東這邊則是一到傍晚(四~五點)就開始吃團圓飯,之後就開始守歲,等一過十二點又吃一次餃子(以前還在內餡放錢幣,若吃到的人象徵大發財,但後來因為錢幣不大衛生且麻煩,所以都取消此活動),我們當天大約晚上九點多,小利爸媽便開始準備和麵糰和餃子餡,從頭至尾一律親自手工現場製作的喔!

包餃子過程(韭菜豬肉餡)

不好意思啦!那天只顧著仔細看他們製作餃子,只記得拍下幾張,沒詳細拍下全記錄,更糗的是,因為趕著趕緊吃完餃子,他們父母要休息了,所以餃子一上桌就忘記拍下最後出鍋的模樣了,SORRY!!不過餃子就是長那樣啦!大家憑空想像也知道囉!!

再來就PO上一連串的年菜照片啦!其實很多都只顧著吃而忘了拍下照片,事後覺得有些可惜呢!但是來不及了……

自製大餑餑和饅頭

小利媽媽真的很厲害,麵食類大概都難不倒她,而且一個都比我的臉還要大,絲毫不怕人吃多啊!!真是大氣!!

肉片炒花王

「花王」這個菜名還是我第一次聽到(我可沒在幫某家洗髮精打廣告喔!!),應該就是大型油菜,價格產量也比一般油菜珍貴,味道很鮮沒有苦味,對於我這個對「青菜類」挑嘴的人,接受度很高。

炸小蟹子。

我吃了好多隻母蟹,都有好多「蛋蛋」,剛炸上來,又香又脆,我都整隻連殼帶肉一起吃下去,補充鈣質和甲殼素,哈!「天然ㄟ尚好」!

青辣椒炒鮮魷。

這裡的菜,不管是肉類還是海鮮類,很多都喜歡加入青辣椒一起拌炒,好險不辣不嗆,而且我前一~兩年也終於擺脫與「蠟筆小新」一起的行列,敢吃青椒了,而且那魷魚很新鮮、肉又很厚,大口大口吃很棒。

青辣椒炒豬大腸。

我還蠻喜歡吃滷豬大腸的,只是自己買生的回家滷,要翻洗豬大腸很麻煩又怕不會處理,但在外面滷味或小吃店一買,至少得五十、一百元起跳,而且還「一咪咪」而已,沒想到來這裡卻能吃到,樂得我忍不住多夾幾口來一解嘴饞。

兩道魚料理。

(上圖)紅燒的那道魚沙光魚,這我以前沒見過,表皮有點黏滑,(下圖)炸的是黃花魚,兩種魚都是肉質鮮嫩但刺基本都不會細多的,所以超適合我這個不會吃魚的人。

清蒸小對蝦,旁邊是鮮香菇燉翅根。

後者在烹煮時,因為是用高壓鍋燉煮的,所以全程中那香菇遇上醬油的香味,從廚房一直飄散到炕這裡來,使得我直呼「好香喔」!這道菜幾乎都入我的口啦!!

大對蝦。

我的天啊!這蝦大到跟我去牛排館吃的明蝦大小相去不遠,拿起來跟我的臉相比一樣長,哇塞!而且扯開蝦頭有很多的蝦膏,我一點不浪費的把蝦膏吃掉才肯罷休。

此次沒加入年菜行列的「丁巴」。

起先我看牠們很眼熟,但又說不出是什麼魚,問了小利媽媽,她只說這俗稱「丁巴」,那種魚一打牠會氣得鼓起來,後來說了半天,原來是「河豚」啦!!印象中在小時候回屏東外婆家去恆春玩時,曾經買了個膨風的小河豚標本做紀念,沒想到還有機會見到真身,但是小利媽媽沒打算煮食,大概是為了避免大過年鬧上新聞:「威海文登市某家因誤食河豚,而一家四口食物中毒,緊急送醫搶救,已無大礙……」,我可不想這麼狼狽的搏新聞版面,還是別貪吃的好。

以上就是這次過年的農家菜餚,報告完畢,謝謝!!